在释教的慈悲理论中,最为引人注目标是布施与不杀生。这一头脑传入中国后,不杀生演绎为放生。不只不杀,还要善待有情众生。不杀生最直接的示意就是食素。在中国释教素食文化传统中,我们不能不提到汗青上闻名的“天子菩萨”——梁武帝萧衍,他对中国释教的素食制度建树有着直接的参加和深远的影响。 梁武帝在位的半个世纪中,大力大举倡导释教,寺塔林立,名僧济济。我们常常吟诵的唐代墨客杜牧的名句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几多楼台烟雨中”,个中有很多寺院就是梁武帝主持建筑的。据史料统计,南梁时的佛寺达2846座,僧尼有8.27万人。 梁武帝即位第三年,即天监三年(504年)的夏历四月初八,亲率道俗两万余人,在国都建康(今江苏南京)重云殿作《舍道事佛文》,正式公布了他对释教的皈依,并立誓“宁在处死之中长沦恶道,不乐依老子教暂得生天”。他要求王公贵族以致布衣黎民也都信奉释教。天监十八年(519年),梁武帝还于无碍殿正式受菩萨戒,以是汗青上他有“天子菩萨”一称。 释教头脑对梁武帝的影响很大,史书上说他“一冠三年,一被二年”。梁武帝的糊口甚是节俭,日一蔬食,过午不食,草履葛巾,罗绮不染。50岁后绝房事,阔别嫔妃。他把释教慈悲戒杀理论和儒家“君子之于禽兽也,见其生,不忍见其死;闻其声,不忍食其肉。是以君子远庖厨”的仁恕头脑团结起来,不只本身不食肉,还要求国度祭奠也要戒杀,用蔬菜果品取代原本的猪牛羊等。通常里,命太医不得以虫、畜入药,织锦不许插手鸟兽之形。这种慈气馁不只是对印度释教戒律的重大成长,并且也极具浓郁的中国特色。 梁武帝暮年对释教更是爱崇有加,不只大兴佛事,启建水陆法会、拜忏大法会、盂兰盆会,相传他还亲身编纂了《慈悲道场忏法》(俗称《梁皇宝忏》或《梁皇忏》),一向传播至今。他把很多精神投入到佛经的研究中,著有《大品般若经注解》、《大涅槃经讲释》、《净名经义记》等一些佛经注释,并亲身讲经说法。他曾试图出任大僧正一职来主理世界释教事宜,后因僧众的阻挡而未能实现。在释教史上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,梁武帝曾4次舍身寺院,其臣下4次花巨额款子将其赎回,这在中国释教史上绝无仅有。 梁武帝还以政治的力气参与僧团的修行糊口,专门颁布《断酒肉文》,素食,集众僧于佛前发愿,发誓“永断酒肉”。因为他的强力建议,汉传释教僧尼改变了原本食“三净肉”的风俗,戒酒茹素,清净口业,素食成为汉传释教的一大传统。 唐道宣的《广弘明集》卷二六《慈济篇》中收有梁武帝的《断酒肉文》,文中记实了梁武帝于天监十六年(517年)亲身主持的两次制断酒肉法会以及梁武帝与大臣周舍论断酒肉的5道敕文。 第一次制断酒肉法会是在华林园(故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古台城内)华林殿进行的。华林园本是皇宫后庭游宴之处,但梁武帝启建道场,肃静法事,将这里改为召集高僧讲经说法的神圣之地。其时,1448名僧尼会合华林园华林殿前广场,梁武帝以及重要僧官俱至会场,起首由一位法师宣读《大般涅槃经·四相品》,并提出“食肉者断大慈种”的主题,再由一名法师讲授主旨,最后由一位法师宣读《断酒肉文》及梁武帝的旨意,正式向世界的出家人下达诏令,严禁饮酒食肉。 为了彰显佛法大慈大悲的本怀,匡正佛法,梁武帝以“佛法寄嘱人王”的护法身份,向世界的僧众下达禁断酒肉令:“学生萧衍,又敬白大德僧尼、诸义学者、统统寺三官:学生萧衍,于十方统统诸佛前,于十方统统尊法前,于十方统统圣僧前,与诸僧尼共申约誓。今天僧众还寺已后,各各检勒,使依释教。若复有饮酒啖肉不如法者,学生当依国法治问。”这一段话的大意是说,梁武帝与众僧于佛菩萨前发誓:从本日开始,僧尼回到本寺后,必需清净身心,遵从各项金科玉律。对付那些如故耽于酒池肉林不守戒律者,梁武帝将以国法治之。众食酒肉者,不只要受到空门戒律的制裁,还要受到世俗国法的赏罚。并在文中很是具体地举办了启发:若有人说素食很难僵持时,这声名信念薄少。对付信念,宜应自强。若有决放心,菜食何难?菜蔬、鱼肉,着实是民气中的一种执着。心若能安,即是甘露上味。心若不安,即是臭秽下食。以是《涅槃经》言:“受食之时,令作子肉想。”视统统人如同佛想,于诸众生如怙恃想。这样想来,就会欢欣蔬食,而厌烦血腥。假若有人以为“菜蔬冷,令人虚乏。鱼肉温,于人补益”,梁武帝也作了声名:修行人如能皆食菜蔬,就会神明清新,少于昏疲。而多食鱼肉,血腥为法,增添百疾。且神明昏浊,四体极重。以是执着于肉食着实“是魔地步,行于魔行”。 在第一次法会上,梁武帝与僧众配合发誓,约定断食酒肉,并说若本身违犯约定,将受极大恶报;假如僧众违犯,则将依《涅槃经》的划定数其还俗,之后将再以国法驱使此人。 然而这样的禁令并没有当即获得释教界的认同,法会之时,便有主管世界释教的僧正慧明、法宠等人举事,以为“律中无断肉事,及怨恨食肉法”。由于在古印度,僧尼以乞食为主,虽讲戒杀,但一直对榨取食肉,如在南朝最为通行的《十诵律》卷三七就说:“我听吃三种净肉。多么三?不见、不闻、不疑。不见者,不自目睹为我故杀是牲畜;不闻者,不从可信人闻为汝故杀是牲畜;不疑者,是中有屠儿,是人慈心不能夺牲畜命。”和尚的诘难表达了他们不平梁武帝的制断酒肉之主张。 这样的功效显然不为梁武帝所接管,于是7天后又召开了第二次制断酒肉法会。这次法会共敕请义学僧尼198人,仍于华林园华光殿进行。法会请了肃静寺的法超、奉诚寺的慧辩、光宅寺的宝度3位知名状师,高升法座。梁武帝亲身问3位状师,通常里是怎样宣说佛法,令僧众以为戒律中“无有断酒肉法,及怨恨食肉法”,致使各人不肯执行“禁断酒肉”的诏令。梁武帝又引用《大般涅槃经》中说不得食统统肉的经文,《涅槃》云:“夫食肉者断大慈种。”并暗示“我从今天制诸学生,不得复食统统肉。统统悉断,及自死者。”梁武帝与三状师及有疑义的与会法师举办剧烈辩说后,再次指出:“《涅槃经》有断肉,《楞伽经》有断肉,《央掘摩罗经》亦断肉,《大云经》、《缚象经》并断肉。律若至涅槃,云何无断肉事?”并再次夸大,自近日起,不得再饮酒食肉,并要求“诸僧及领徒众法师、诸尼及领徒众者,各还本寺,宣告诸小僧尼,令知此意”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