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位老师,各位大德,各位同修:学人在贵处与大家研究佛法已经是第三天了,我们要知道信佛学佛第一条件,必须先明白佛陀的教义,佛陀的教义有下列六种:一、慈,二、悲,三、平等,四、诸恶莫作,五、众善奉行,六、自净其意。要做此六种必先要戒杀,所以学人今天所要讲的题目就是:‘杀是凶暴最伤天和’。
(甲)祥殃之由
一、‘和气致祥’ 诸位要知道,杀是万恶之首,凶恶残暴,是伤天害理最不好的事情。俗语说:天地人三才,一脉相通。意思是说:人心好比天地之心,心恶就是恶人,心善就是善人,人心凶暴,天地也会变凶暴,人心和气,天地亦会变和气,但是人心有善有恶怎样能看得出来呢?要知道心善就做出善的事情,心恶就做出恶的事情来。更要知道天地和平就是和气,天地不和就是凶暴之气,人好天地好就是吉祥,人不好天地就坏,就变灾殃,可是吉祥事情与灾殃的事情,并非忽然间来的,那么吉祥是何处来的呢?吉祥是由和气来的,所以古人有一句话说:‘和气致祥’。意思是和慈之极,心中和和平平到了极点,不但不伤害人,连一切动物亦不杀害它,和气就来。
‘文王泽及枯骨’ 举一个例子来讲,古时候周文王是最慈悲的帝王,他视民如伤,看见每一个老百姓都如受伤受大痛苦一样可怜,他的心不但对活人如此怜悯,对死去的骨骸都不忍他日曝雨浸,按当时文王有一天到郊外视察,看见死尸枯骨四散露出地面,文王即时命人收拾掩埋,周文王就是如此不但爱护活人,对死去的人也都爱护的仁王。
‘高柴方长不折’再说孔圣人七十二大弟子中有一位姓高名柴者,是大贤人,高柴慈悲恻隐之心,不但对于动物,对于植物的草木也是慈悲爱护,因为高柴少年的时候,常常上山砍柴,他看见树木冬天落叶,春天发芽就长出幼叶新枝,他就不忍折柴,所砍皆是枯木干枝,所以说:‘高柴方长不折。’到现在还是流芳千古。诸位你看,文王与高柴这两位的慈心是不是和气呢?当然是和气,和气就招致吉祥,所以文王与高柴当时是天下大平,人民安乐和气吉祥。
二、‘戾气致殃’ 诸位听到这里就知道和气致祥是很好,可是相反的一种是‘戾气致殃’这句话怎么讲呢?好比有一个人一肚子暴戾之气,此人一定会招灾殃,假若一个家庭有戾气,这一个家庭就招灾殃,一个国家若有暴戾之气,人民就招灾殃。
暴戾是什么意思呢?暴戾就是凶暴;凶暴到极处就杀害动物,最初是杀害小动物,小动物杀成习惯,就杀中等动物,中等动物敢杀,就杀大动物,杀成习惯,后来连人类都敢杀害,越扩张越大,就杀父杀母杀长辈,这就是天下大乱的前兆,所谓戾气致殃。
(乙)古德明训
但是天下有智慧的人,也有愚痴的人,有智慧的人一动机就感觉,看到后来的报果,愚痴的人有动机不但没有感觉,就是千言万语对他说:你造这种不合法的因,将来就结恶果,他都不听。所以经上有一句说:菩萨畏因,凡夫畏果。意思是说:有智慧的人看因便知后果,就不敢再作恶,凡夫不知作恶因的厉害,就为非作歹,等到受果报时,虽然怕也来不及了。
一、‘知机其神’ 不但佛家说‘知机其神’,古圣人亦说‘知机其神’机是动机,神是明白,就是好比刚才说的有智慧的人,一动机就知道后来的事情是怎样,好像聪明人假若看到屋檐下石阶起了潮湿,就知道不出三天会下雨;看到月亮周围有黑圈,就知道要起台风,还未下雨即知雨到,还未台风就知要起台风,就是知机其神。先知道还未到的事情有什么好处呢?有先见之明的把握是很好的,好比未起台风以前,就把粟麦等粮食先收藏起来,未下雨以前就预备雨具,这样先预备好,如果遇到饥馑,或是久雨时期,就可免临时起了恐慌。
二、‘防微杜渐’ 这句意思就是说:无论一件大小事情,在刚开始发生的时候,就要预防,不可使它扩大起来,叫做防微。杜渐就是把它塞住,不可使他发生,古人有一句话说:‘涓涓一滴成江河,星星之火可燎原。’意思是说:一滴一滴的水,积少成多也会变成江河,小小一点如星的火,也能够烧掉一片大山野,所以不可看轻一滴一滴的水,不要疏忽了一点点如星的火。
(丙)盛代德政
一、‘哲人放生’ 社会上的一般人都是说:佛教徒当然一定说戒杀放生的话,实在并不如此,不单是佛教提倡戒杀放生,我们中国的古圣先贤,亦多说戒杀放生的道理,诸位若不相信,我可举出几条历史故事来作证明:
‘简子元旦放鸠’我国最兴盛的朝代是周朝,出了很多贤人,当时五霸强七雄出,那个时候的诸候,每年的正月元旦那天都要捉了很多班鸠来饮酒食啖,当时列国的赵子于元旦的时候,却把班鸠鸟全部买下来放生,有人就谏正他说:你这样定期于元旦,只一天放生的办法不彻底。赵简子听人谏正很有道理,即时下命令禁止捉班鸠鸟,彻底严禁任何人杀害,并且奖励放生。
‘子产校池放鱼’再举一位孔夫子的学生,名曰子产,亦是很有名的慈心人,凡是有人送他的鱼,他都不忍烹煮来吃,因为看到活活泼泼杀死它很可怜,所以就它放生池内,使它自由自在游来游去,免受流血惨死。诸位!古大德戒杀放生的不仅此一例,二十四史你去查查看,历代都有戒杀放生的慈心的大德,不在少数。
二、‘灾祥禁宰’ 古时候旱灾就要祈雨,要祈雨就不许杀生禁止屠宰,亦知杀生是不吉祥,假若杀生就不灵感,所以必须要禁屠,以得到普降甘霖为止。唐朝时代的法律定有专条、正月、五月、九月,这是佛教的长斋月不许杀生,以及每个月的十斋日也不许杀生,在此期间杀生就是犯罪,但是禁止杀生看起来只是消极的行动,更进一步便要积极的放生。我国唐朝,乾元皇帝是一位慈悲的仁君,他亦提倡戒杀放生,可是放生的鱼要放到何处?就想了好办法,素食,传出圣旨命令地方建造放生池,各地方合起来计共造了八十一处的放生池,每一个放生池都刻有碑文,所立的碑文都是有名的学者,书法大家所书,如颜真卿等,现在他们的字帖还流传在世间。
再举一位宋朝时代,天禧年间宋真宗皇帝,亦是一位仁君,因王安石战乱后,他就出圣旨诏令天下,一县造一个放生池,现在浙江的西湖就是当时国家所造最大的放生池,但是可惜现在变成养鱼钓鱼的杀生池了。从历史上看起来,唐、宋两朝是放生最兴盛的时代。
(丁)个人所负杀债
(责任编辑:admin) |